支持支付寶、微信、對公轉賬等多種支付方式
21世紀“工業(yè)4.0”始終是國家戰(zhàn)略的重要發(fā)展方向。三維打印技術以其高柔性、復雜零部件的定制和加工等特點,被廣泛應用于生物醫(yī)學、汽車制造、機械制造、航空航天等領域。當然,可以用于3D打印的材料有很多,比如塑料、橡膠、石頭、尼龍等等。然而,隨著金屬材料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添加劑制造技術的不斷發(fā)展,鎳粉以其良好的塑性、耐腐蝕性、磁性等優(yōu)點被廣泛應用于電鍍工業(yè)、機械設備、航空雷達等制造業(yè)。而鎳粉憑借這種獨特的理化性能,還可以用來制造電池電極材料、化學催化劑、焊絲、磁性材料等燈飾產(chǎn)品,甚至微米級的鎳粉也可以作為結合劑或冶金添加劑來制造硬質合金。
我國鎳粉的檢測標準很多,如納米鎳粉(GB/T 19588-2004)、電解鎳粉(GB/T 5247-2012)、羰基鎳粉(GB/T 7160)、電容器電極用鎳粉(YS/T 1338-2019)、超細羰基鎳粉(YS/T 218-2011)、原子化鎳粉(YS/T 717-2009),《粉末冶金用再生鎳粉》(YS/T 889-2013)、YS/T 925-2013《還原鎳粉》等。相關鎳標準包括GB/t5235《加工鎳及鎳合金的化學成分和產(chǎn)品形態(tài)》、GB/t20507《球形氫氧化鎳》和GB/T 26016《高鎳》。國外標準包括ASTM A494/a494m和ASTM b906。雖然相關標準很多,但添加劑制造用鎳粉的標準尚未制定。
缺乏標準造成的一個主要問題是質量參差不齊。制備鎳粉的技術有很多,如噴霧熱解、液相還原、羰基鎳熱分解、真空熱分解、機械球磨、氣相還原、電解、加壓還原等,雖然這種方法制備的鎳粉粒度很細,尺寸效應明顯,球形較差,粉體表面缺陷較多,不能滿足3D打印增材制造的苛刻要求。當然,隨著技術的發(fā)展,原子化技術、等離子旋轉電極技術等原子化方法制備的鎳粉也得到了發(fā)展。這種鎳粉通常具有表面光潔度好、缺陷少、相對霧化方式低、球形度高等特點,非常適合于對粒度和流動性要求嚴格的添加劑制造和粉末冶金行業(yè)。
如何保證添加劑制造用鎳粉的質量已成為各方關注的問題。生產(chǎn)廠家希望批量生產(chǎn)高質量的鎳粉,添加劑制造業(yè)希望加工出符合工藝要求的合格零件,政府需要參照標準規(guī)范進行監(jiān)督抽查。為了方便您對3D打印中使用的鎳粉做出科學的檢測方案,在查閱相關資料后,菲爾曉邊建議您主要可以做化學成分分析、粒度壓實密度、松裝密度等,流動性和其他關鍵指標的鎳粉。
化學成分分析
一般來說,鎳粉的主要成分是鎳,這是毋庸置疑的。其它雜質元素可檢測鈷、銅、鐵、錳、鋅、鈣、鎂、硅、鈉、鉛、碳、氧、硫等,以上元素檢測方法可參照GB/t8647系列標準。氧氣見GB/T 11261。當然,作為鎳的主要成分,我們建議檢測指標應分別為99.9%、99.4%和99.0%。
粒度測量
粒度檢測可參考干篩法和激光衍射法,具體檢測指標可根據(jù)應用領域進行區(qū)分。如果用于粉末床激光熔化添加劑制造領域,粒度檢測范圍可達15~53μ 米;在粉末床電子束熔煉添加劑領域,其粒度范圍為45~150μ 米;可用于定向能量沉積添加劑制造領域,粒度范圍為30~250μ m
松散密度檢測
由于鎳粉在添加劑制造過程中處于自由填充狀態(tài),通過檢測代表自由填充粉末單位體積質量的松散密度,可以了解鎳粉對添加劑制造零件密度的影響。參考指標為堆積密度不小于5.0g/cm3。
振動密度檢測
與體積密度相比,抽頭密度主要是粉末各種物理和工藝性能的綜合體現(xiàn),它代表了粉末經(jīng)過機械振動后在容器中達到更理想排列狀態(tài)的集合密度。抽頭密度越高,粉末的相對流動性越好。添加劑制造鎳粉的抽頭密度參考試驗指標應不小于5.6g/cm3。
流動性測試
添加劑制造用鎳粉的流動性可用標準漏斗法(霍爾流量計)檢測。流動性通常是測量一定量的粉末通過標準漏斗直徑所需的時間。流動性值越小,流動性越好。當然,顆粒大小、濕度、靜電和粉末都會影響粉末的流動特性。在需要撒粉或加料的增產(chǎn)過程中,流動性也是影響最終產(chǎn)品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。根據(jù)試驗指標,流動性不大于15s/50g。
以上是3D打印鎳粉檢測的相關參考知識,添加劑制造企業(yè)可酌情參考。根據(jù)相關資料,國家已開始制定添加劑制造用鎳粉標準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將通過對國內(nèi)技術領先企業(yè)的分析總結,結合添加劑制造用鎳粉的生產(chǎn)檢測數(shù)據(jù)和企業(yè)的具體生產(chǎn)情況,看到相關標準的發(fā)布。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網(wǎng)絡,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,也不代表本網(wǎng)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本站文章和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作者及時聯(lián)系本站工作人員,我們會盡快和您對接處理。聯(lián)系方式:780479547@qq.com、708808171@qq.com
標題:深圳3D打印用鎳粉檢測化學成分分析部門 本文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bowenjiaju.com/news/705.html
網(wǎng)站所有圖文內(nèi)容如未經(jīng)過許可,禁止以任何形式的采集、鏡像,否則后果自負!